微信二维码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已有账号,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
新用户请使用 微信登录 创建账号
请绑定手机
从1996年中国青年大学生群体第一次在滇金丝猴保护中深度参与环境事件以来,绿色营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绿色营的大学生们针对滇金丝猴、亚洲象、绿孔雀等物种开展调查和保护行动,针对青海三江源、新疆喀纳斯、海南热带雨林等生态环境敏感地区进行实地探访,也针对生态旅游、社区发展等话题进行讨论设计……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具有环保理念和行动力的年轻人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而从2007年开始的自然教育项目,带领青年大学生群体深入观察自然,探索自然,让讲解员成为链接人与自然的桥梁,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学习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守护行动,又有一大批经受熏陶的青年人成为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今年,第二十七届全国大学生绿色营如约而至,共两个营期,分别位于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欢迎对自然教育及红树林蓝碳与气候变化等相关主题感兴趣的同学报名参加。
▼
‖营期主题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讲解员训练营(2022年7月25日-8月5日)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蓝碳与气候变化主题营(2022年8月10日-8月21日)
‖营期时间
⊙招募时间:2022年6月21日-7月5日
⊙审核面试:2022年6月21日-7月9日
⊙名单公布:2022年7月10日
⊙营期开展:2022年7月25日-8月5日、8月10日-8月21日
‖招募对象
⊙在读本科生、研究生,绿色营往期老营员
⊙每个营期30人
⊙对自然有浓厚兴趣,热衷自然观察
⊙对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教育、气候变化、社区发展等有所关注与思考
⊙秉持学习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乐观向上,执行力强,后续行动与参与意愿高
‖营期费用
本届绿色营免收营费
营员需要自行承担往返活动地点的交通费及活动期间个人食宿费
‖营费补贴
主办方为家庭困难且特别适合参与营期的营员提供奖学金支持,用于帮助营员支付部分交通及食宿费用,可在通过面试后单独申请并由主办方进行审核。
‖你将收获
⊙深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探索机会
⊙专业导师集中指导
⊙与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与体验
⊙对自然教育、解说、红树林蓝碳、气候变化、社区发展等议题的学习
⊙完成富有创意与挑战的任务
⊙加入绿色营地方小组
⊙后续行动支持
⊙社会实践证明和多单位联合证书
‖指导老师(按姓氏拼音排序)
‖报名方式
识别二维码
‖咨询联络
微信咨询群
QQ咨询群(616464639)
微信号:绿色营小助手(GCNature)
邮箱:office@green-camp.org
讲解员训练营背景
2006年,荒野保护协会的创会理事长徐仁修老师,与张菁砡、黄一峰两位老师一起,在北京灵山带领了一次自然体验营。这次非正式的营期让绿色营看到了培养自然生态人才这一想法的落地之路,于是在2007年的暑期,绿色营自然讲解员训练营正式开营。
之后每年暑期都会全国各地开展自然讲解员训练营,十多年来从绿色营走出了一批批年轻人,在全国各地推动自然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营自然讲解员训练营招募对自然观察有浓厚兴趣的在读大学生及研究生进行培训,让参与者系统了解自然观察的概念、生态学及自然解说的知识,学习自然观察和记录等技能,提升体验自然的能力,引导他们建立与自然的联结。
2020年的暑期,绿色营在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坊,营员们依托天宝岩保护区的自然、文化特色,为构建当地的自然学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念。在往后的两年里,绿色营也在天宝岩开展了一系列自然教育导赏和营期。今年,我们希望能在培养自然讲解员的基础上,基于天宝岩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完善当地的自然教育规划,同时带领营员们参与到保护区的自然教育项目及解说系统建设中去。
2022年的又一次暑期,我们将继续与天宝岩的小精灵相逢在山野之中!快来加入我们吧!成为一名自然讲解员,成为自然与人的联结者!
营期内容
⊙ 系统学习自然教育基础理念知识
⊙ 掌握自然教育基础技能
⊙ 深入保护区自然观察
⊙ 参与解说项目设计
⊙ 社区特色文化发掘及社区走访
⊙ 青年主题交流等
营地简介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永安市东部的西洋、上坪、青水3个乡(镇)的结合部,地处福建省两大山脉——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中间,最高峰为天宝岩,海拔1604.8m,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天宝岩是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大面积天然分布的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树和泥炭藓沼泽。除此之外,永安市天宝岩地如其名,蕴藏着许多“天宝”——丰富的瀑布群、溪流和密林中可以看到众多珍稀的动植物,如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金钱松、香榧,更是有机会见到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及黄腹角雉。
本次活动区域在保护区的青水管理所南溪一线,其间溪流潺潺,瀑布成群,林深处可见飞鸟虫兽,奇异菌菇遍布。
红树林蓝碳与气候变化主题营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碳达峰”“碳中和”逐步成为全球共识。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那么你听说过“蓝碳”吗?蓝碳是什么?
蓝碳是相对于陆地森林固定的“绿碳”而来,又称为“蓝色碳汇”“海洋碳汇”。它特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主要贡献是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三种生态系统,它们可以捕获与储存大量碳并永久埋藏在海洋沉积物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红树林,是地球上固碳效率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以及滨海湿地蓝碳碳汇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发展蓝碳是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红树林具有固碳增汇和减缓大气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蓝碳对红树林的保护、管理和恢复具有潜在的意义,是缓解气候变暖的全球战略之一。
此次项目地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大片保存完整的红树林天然群落,厦门大学等科研单位长期在此开展红树林蓝碳等相关研究,为营期活动提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持。
2022年初,绿色营在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自然讲解员营,在自然讲解员课程培训内容的基础上,也开展了一次关于“红树林蓝碳综合保育项目的可能性”的主题探讨。同时在交流过后,营员们走访当地社区,为红树林蓝碳与气候变化项目进行前期基础调查。
营员下滩涂观察红树林
社区走访
2022年8月,我们将在多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专题调研活动,参与到保护区的生态修复项目中去,并有机会学习红树林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成为绿色营大学生红树林蓝碳小组的一员,持续和深度参与红树林蓝碳交易和社区发展等项目。
营期内容
⊙ 系统学习红树林与蓝碳相关基础知识
⊙ 了解气候变化、海洋保护等相关议题
⊙ 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
⊙ 深入探索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 深度参与红树林蓝碳交易试点项目
⊙ 学习社会调研方法,参与社区调查
⊙ 青年主题交流等
营地简介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是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东南沿海优质水产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漳江口保护区内有红树林、芦苇、卡开芦沼泽、短叶茳芏盐沼、江河、滩涂、河滩、鱼塘、水田等多种天然及人工湿地、滩涂底质有泥滩、泥沙滩、沙滩等各种类型,河网密布,湿地环境多样。
保护区内红树林植物主要分布有秋茄、木榄等红树科植物,还有紫金牛科的桐花树、马鞭科的白骨壤、大戟科的海漆、爵床科的老鼠簕以及伴生植物三叶鱼藤等,保存了福建省面积最大、中国天然分布最北大面积天然红树林,具有较高的自然属性和典型的红树林群落特征,具有保护研究价值,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之一。
厦门大学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海站由教育部、福建省科学技术厅主管,依托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启动建设,并与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共建。
台海站整合了厦门大学在台湾海峡上升流生态系统、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近30年的综合观测和定位研究,依托海洋科学、生态学等国家“双一流”学科和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等国家重点学科而建立。台海站拥有两个综合观测实验场(即东山实验场和漳江口实验场),我们本次活动的主营地漳江口实验场,正式建立于2008年8月,地点位于福建省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鸣谢支持▼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厦门大学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漳江口站(M-ECORS)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GEF-SGP)
阿拉善SEE八闽项目中心
绿色营月捐人
办公室总协调:
刘琦(花七)
李享(无足之鸟)、沈晴(晴雨)
筹备小组:
李佳悦(灵芝)、李玟玉(小蘑菇)、李中艺(柿子)、陈姜南(野姜)、凌卫东(褐几维)、梁睿思(缅栀子)、陈立珍(蔻蔻)、刘纯(大米虫)、黄凌惠(胡桃)、王子涵(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