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已有账号,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
新用户请使用 微信登录 创建账号
请绑定手机
2022年5月9日,江西省水利厅官方网站发布了《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环评报告”)作为信息公示的重要内容同时发布,并鼓励公众向建设单位发表意见。
首次公开的环评报告,也终于将该工程的诸多设计细节公之于众。
公示原文链接: http://slt.jiangxi.gov.cn/art/2022/5/9/art_28230_3948434.html
该工程实际上就是要在 鄱阳湖汇入长江 的 入江口 建设一个可以控水的水利工程,达到调控枯水季节鄱阳湖湖区水位的目的。
工程地理位置、选址公示及效果图©️环评报告
针对该工程所需要解决的水资源、水质、航运效益等问题以及工程建设后会对候鸟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水生态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多年来一直有诸多争议,目前仍旧有很多科学争议悬而未决。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环评报告里所提出的对于长江江豚的保护方案尤其是过闸方案,虽然设计了60米的闸孔,但环评报告里也承认这是没有充足科学依据的,而鄱阳湖的江豚数量占到我国江豚总数的一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鄱阳湖是长江江豚在我国最重要的栖息地。
所以,涉及到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最重要的栖息地建设项目,对该物种的保护方案却显得不够严谨,令人不得不为江豚担忧。
环评报告中所写的工程对江豚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上述信息公示中也公布了公众参与的方式,鼓励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填写《公众参与意见表》并发送给建设单位。
公众参与的 截止时间为:2022年5月20日 (仅剩7天)
公示的联系方式,邮箱为: Poyanghu_EIA2@jxsl.gov.cn
公众意见表(可在上述公示原文中通过链接下载word版)
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与洞庭湖一起被称为长江之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习总书记强调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以及国家大力推动“长江大保护”的当下,鄱阳湖的生态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而在如此重要的时期,在一个如此重要的区域,建设一个如此重大的工程,无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都应当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和论证,并最大程度地调动专家学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的讨论、参与、监督。
而当下社会关注程度严重不足,我们希望在此呼吁:
1、相关建设单位
呼吁相关建设单位严格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的最新规定,“生态优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更加充分地对工程建设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积极听取包含不同领域科学家及更广大社会公众的意见,并积极寻找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的能够更好地解决当下和长远问题的“替代方案”。
2、专家学者
呼吁与该工程密切相关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动植物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基于本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相关经验积极发声,对公众进行充分科普,并向建设单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为更可持续的“替代方案”提出实际可行的意见建议。
3、相关科研单位、社会组织等
呼吁相关机构组织更大规模的研究讨论和合法有序的公众参与,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
4、社会公众
呼吁社会公众积极学习了解《长江保护法》和有关鄱阳湖以及相关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通过上述公众意见表向建设单位发表自己的相关意见,相信你的参与也至关重要!
从20世界80年代江西省首次提出鄱阳湖建坝方案以来,争论就未曾停止,虽然后来方案不断修改并最后改为建闸,支持者不少,但仍旧有众多反对意见,我们收集了一些较新的研究与言论,按时间顺序整理罗列于此,供大家参考。
题目:《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草鱼江湖洄游潜在的影响》
来源:《生态学报》,2022年第02期
作者:张辉等,作者分别来自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观点:在当前设计的调度模式下,水利枢纽建设运行后鄱阳湖整体水动力条件能够满足草鱼洄游需求。但目前设计的鱼道在高、低水位时期均出现局部流速过大的现象,不满足过鱼条件。
链接: https://scjg.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TXB202202017&dbcode=CJFQ&dbname=CJFD2022&v=
题目:《 为何赞成鄱阳湖建闸修复生态?》
来源:人民网,2021年1月28日
作者:王浩,来自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观点:“根据鄱阳湖当前现状,我赞成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旨在通过建闸合理地加以调控,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提高鄱阳湖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主要任务为生态环境保护、灌溉、城乡供水、航运等,同时具有枯期为下游补水的潜力。这是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属于小建设、大保护,属于尊重自然、顺势而为,让江、湖,让人、鸟和鱼各方都有利,都能得到改变的一种拯救性措施。”
“江豚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一直有迁移的习惯,但没有明确的迁移时间,所以鄱阳湖建闸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江豚的迁移。但只要鄱阳湖闸设计专门留出几孔尽可能宽和相对深一点的闸门,在9月到次年3月适当给江豚调节开闸,也能保证蓄水期间江湖的连通,满足江豚的迁移,把建闸对江豚的影响降到最小。”
链接: http://www.people.com.cn/n1/2021/0128/c32306-32015685.html
题目:《 鄱阳湖筑坝建闸不合时宜》
来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2021年3月
作者:姜加虎,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观点:文中阐述了不同意在鄱阳湖口筑坝建闸的原因。第一,江西方面提出的鄱阳湖水位控制方案缺乏充分论证。第二,目前鄱阳湖筑坝建闸不合时宜。鄱阳湖拥有全球约98%的白鹤,是重要的自然遗产。第三,长江中游地区洪水的变化具有周期性,水量交替变化是自然规律。第四,鄱阳湖建闸必将冲击江湖生态环境。同时,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之一,鄱阳湖如果建闸,将存在违约现象。第五,如果鄱阳湖建闸将起到不良示范作用。
链接:http://z.cbcgdf.org/nd.jsp?id=176&fromColId=124
题目:《长江鄱阳湖问题的原因及湖口建闸的影响》
来源:《水资源保护》,2019年第35期
作者:周建军、张曼,来自清华大学
观点:通过研究得出近年来鄱阳湖基本自然特征并没有改变。
“湖口建闸是可控制湖区汛后水位消落和抬高枯水位,但是建闸隔断江湖,对洄游鱼类生存、鸟类生境和湖区环境影响很大;长江受三峡大坝隔断后,再在湖口建闸将严重肢解流域自然生态系统,使长江生境多样性彻底丧失;而且建闸还将进一步加剧长江下游水位降低,改变河湖面貌,降低环境容量和河口抵御咸潮能力。 解决鄱阳湖问题应该在长江流域层面统筹寻找对策,建议严格坚持三峡工程规划确定的主要防大洪水原则,适当调整流域总体规划,提高湖区流域水利工程调节能力和增加汛后补水,修复鄱阳湖入江水道,加强鄱阳湖及周边适应能力建设等。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9&filename=SZYB201902001&uniplatform=NZKPT&v=W9m7Axx6QKm47enMBoAQ3irIfI8BZ0FV1WSMYPPXq859ho96G7uKIv0d9prtEjfJ
题目:《 鄱阳湖枯水期延长背景下越冬水鸟群落结构、丰富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来源:《湖泊科学》,2019年第31期
作者:张娜等,作者分别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九江市林业局、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观点:“越冬水鸟由天然湿地向人工湿地的栖息地转移,是否是由于鄱阳湖水位异常造成的适宜生境变化引起的,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目前鄱阳湖区鸟类保护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应当建立适当的机制,对破坏性的渔业生产方式、采砂、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进行整顿,加强教育宣传力度,规范当地群众对资源的利用模式,以减少对鸟类栖息地的威胁。”
链接: http://hpkx.cnjournals.com/ch/reader/download_pdf_file.aspx?journal_id=hpkx&file_name=A8D77C701D04C881F6CB8FC423A334B2AF6D7C8D46D26BE0AB5FC7305B300143EA5927E8D30F86EA477CB4C8A7E259D8&open_type=self&file_no=20190117
题目:《 中国水利部长陈雷: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利大于弊”》
来源: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全体会议发言,2017年3月
观点:鄱阳湖水利枢纽可解决长江三峡及三峡水库群建成以后,江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枯水期提前、枯水时间延长、水位下降、水面萎缩、水质发生变化等问题;也是真正保护好鄱阳湖,特别是提高鄱阳湖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使鄱阳湖更好支撑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服务于民生改善的一项重大项目。
链接: http://env.people.com.cn/n1/2017/0308/c1010-29131116.html
题目:《 鄱阳湖水利枢纽:长江大保护与大开发的博弈》
来源:中国周刊,2017年1月
作者:陈家宽,作者来自复旦大学
观点:鄱阳湖水利枢纽没有必要,反对建设。
“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枯水期延长”是建鄱阳湖水利枢纽主要理由之一,但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还 缺少科学依据 。
“调枯不控洪、建坝改建闸”是力挺工程上马者的“策略”。“建闸”的结果将彻底改变鄱阳湖全年江湖连通的自然属性。
“调枯不控洪”本质上会改变其水位变化的全年自然节律;“建坝改建闸”更是一种另有企图的文字游戏,在世界上,“坝”上有“闸”处处可见,“闸”建在“坝”上是个常识。请问谁见过2公里长的无坝之闸吗?
“鄱阳湖水利枢纽”争议的实质是长江大保护与大开发的博弈。“…… 从这一变化中,明白人能看清楚两点:一是水利枢纽工程推进者提出方案不断改变,但毫无科学原则;二是因外界压力不断改变“策略”,但不改其上重大工程的初心!”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n_Th5kE-9NGrrSzNv6Q7A (点击跳转)
题目:《将影响越冬水鸟,须在国际通报》
来源:澎湃新闻,2016年12月13日
作者:雷光春,来自北京林业大学
观点:“鄱阳湖水情变化是流域气候、江湖交互作用以及湖盆形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鄱阳湖极端水情变化对湿地植被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但对湿地植被群落结构、沿高程带状分布格局以及群落演替影响不明显。因此,没有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需求 。”
“鄱阳湖极端水情变化对湿地植被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但对湿地植被群落结构、沿高程带状分布格局以及群落演替影响不明显。”
“尽管2006年以来极端枯水年低滩植被秋季下延趋势明显,但植被覆盖面积变幅仍在历史变幅范围内,主要湿地植被群落结构、群落生物量以及优势种重要值与物候期也无明显变化。2003年以来候鸟监测结果显示,白鹤、东方白鹳等十种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没有出现显著降低,相反,部分物种出现了种群数量稳步上升的趋势。”
链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78915
题目:《也为“一湖清水”,请选择无坝(闸)替代方案》
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2016年11月29日
观点:鉴于鄱阳湖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阻隔江湖联系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一湖清水”,不能只将建设水利枢纽作为唯一途径,无坝(闸)替代方案仍然应该作为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实践的最优选择。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3u3jpdxrrQgvvM6hlP53jw (点击跳转)
题目:《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研究进展》
来源:《湖泊科学》,2014年第26期
作者:万荣荣等,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观点:“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引发的长江与鄱阳湖江湖关系变化是近年鄱阳湖汛末水位突变的主控因子之一”
“阐明江湖关系改变的这些综合效应,必须揭示水沙、污染物质与湖泊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薄弱,相关成果也较为分散,难以为预测江湖关系变化带来的湖泊水文、水环境和生态演变提供科学支撑。”
“在江湖关系变化的机制和效应研究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知识构建大型河湖系统的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明确水安全要素健康阈值,以此为条件,研究以江湖水系重大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为核心的江湖关系优化调控准则和方法,是当前亟须开展并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14&filename=FLKX201401001&uniplatform=NZKPT&v=kfIEFMFSuKZMTQ018a39rOOppMgs-EXQMwg8336sEio1370Mq83J-Fs25r7ka1uf
关于鄱阳湖相关水利工程的发展脉络,我们整理了一个时间线,一并供大家参考。
20世纪80年代
江西省政府第一次提出了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工程和建坝控制鄱阳湖的方案,但并未得到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同意。
1995年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提出在鄱阳湖兴建一座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
2002年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原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刘政民邀集39位江西代表将这一方案作为江西团的“一号议案”递交给大会。但随后水利部书面答复称,工程规模巨大,虽有明显的综合效益,但也存在负面影响,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尚不具备开展项目建议书阶段工作的基础条件。
2008年
“两会”期间,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提交了一份新方案,新方案不再提“控湖工程”,而改为“鄱阳湖水利枢纽”。 “控枯不控洪,动态调控”,成为对该工程最形象的描述,也就是说,在洪水期让江湖(鄱阳湖与长江)联通,枯水期则适当下闸留水。
2009年
江西省在向国务院提交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将“建坝”调整为“建闸”。
2009年
15名院士和学者联名上书国务院,提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存在“六大问题”尚未解决,即水量调度、候鸟栖息地与食物链、水生生物和“四大家鱼”迁徙、富营养化与水环境质量、江湖关系、血吸虫病控制等。
随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方案中剥离,被要求单独论证。
江西省专门成立了鄱建办,负责该工程的课题研究、方案规划、资料采集等。
2010年1月19日
江西省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刘兴土、韩其为、王浩和中国环境科学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郑丙辉,领衔承担鄱阳湖水利枢纽“六大研究课题”。
2011年1月6日
江西省政府在北京举行鄱阳湖水利枢纽“六大课题”研究成果评审会,鄱阳湖水利枢纽“六大研究课题”成果,“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接下来几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方案屡经修改,先后取消发电功能、上交闸(坝)调度权,以便让水利部和长江委进行全流域调控。
2016年2月
国家发改委等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关情况和意见的报告》认为,通过建闸方式科学合理调控枯水期湖区水位是必要的。
2016年11月23日
计划总投资约130亿元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后,将工程争议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反对者认为,建闸的确可以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的承载力,但是否能提高水生态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并建议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水鸟栖息地、江豚及鱼类的影响进行更加充分的论证,将鄱阳湖问题放到长江大保护层面进行重新论证和研究。
随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和相关争议也再次进入表面上的沉寂期。
2021年1月5日
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官网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进行批前公示,公示附带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选址地图。并称建设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统筹解决鄱阳湖枯水期水安全问题的综合方案,已纳入国家2020-2022年拟开工建设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此事将鄱阳湖建闸事件再次引入公众的视野。
2022年5月9日
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并首次发布了环评报告。
公众参与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5月20日
希望您行动起来,通过邮件或其他途径表达意见
欢迎转发本文,也欢迎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