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已有账号,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
新用户请使用 微信登录 创建账号
请绑定手机
理想中的自然学校
第25届全国大学生绿色营伊始,水杉老师提出了“理想中的自然教育学校”这一议题,这成为了本次营期重要议题。
经团队9人半个多月的紧密合作,在绿色营筹委、老师,保护区管理局相关同志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基于天宝岩国家级保护区,给出了理想中的自然教育学校建设方案。
自然学校
一、保护区概况
▲为了形成对于当地的集体印象,同时覆盖多元化观点,我们把徒步、秘密花园中的感受绘制成情绪地图/全体组员
01 自然基础
天宝岩于1988年建立省级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天宝岩地处戴云山余脉,系南亚热带到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是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区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6.8%,是我国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小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各种动植物500余科3100余种,也是闽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
▲天宝岩丰富的森林资源 /白鹤
保护区有着原始森林的地貌和植被,以纯林面积全国第一的长苞铁杉林、大面积分布的猴头杜鹃林和我国东南地区首次大面积发现的泥炭藓沼泽为三大特色。
▲长苞铁杉林 /笑川
02 文化基础
天宝岩不仅有着特殊的生态系统,也有着特色的民俗文化。天宝岩国家级保护区得以建立,源自当地朴素的生态文化观念。
天宝岩保护区建立之前,为当地群众的风水林,早在乾隆年间,群众就自发在此立下禁伐碑,严格进行森林保护。
▲禁伐碑 /花七
当地多畲族后裔,民族文化浓厚,崇拜竹神,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腔戏,还有永宁桥古戏台、古民居、开闽王王审知之母“徐氏夫人墓” 等文物古迹。
03 当地探索
保护区方面建有植物陈列馆、动物陈列馆、民俗风情馆,在科普宣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和探索。但现有陈列馆久未更新,条件一般,利用率待提高。
▲植物陈列馆的沙盘标识部分混乱 /隰荷
当地群众也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自然教育相关产业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用伪装网等建立了鸟塘,用以接待观鸟爱好者进行观鸟和摄影。但鸟塘的建设中,出现了用食物引鸟诱鸟的行为。
▲观鸟基地 /笑川
04 存在问题
当地正处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有所改善,产业发展潜能大。但仍偶有群众砍伐树木、采挖草药等损害自然保护的行为发生,当地的农业生产,也较为依赖化学农药等污染性强的制剂。
保护区内约六成土地为村集体所有,客观上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对于保护区内的不合理活动,一直很难彻底杜绝。
要解决当地问题,根本上要带领当地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树立科学的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房屋和农田 /笑川
综上,我们认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民俗资源丰富,生态文明观良好,已形成科普、观鸟等设施和产业,有一定建设基础。
建设自然教育学校,有利于实现群众转产增收,破解乡村绿色发展难题,促进生态保护,并配合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建设,在保护的前提下,更充分挖掘生态保护对于社会的贡献,实现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二、利益相关方分析
01 保护区
自然教育学校依托保护区建立,保护区可以为学校提供了场地、人力(巡护员等)、本底数据等支持,而保护区最大的诉求是对资源的保护,目前面对的困难是优化与当地社区的关系。
▲山下的展览馆 /盐粒
02 当地社区
地社区对天宝岩进行保护的历史悠久,现在也是保护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而部分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保护区建设有悖,加上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故而问题重重。
当地社区最大的诉求是经济发展,困境是其还未形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产增收的意识、知识和技能。
当地群众世代居住于此,是最了解天宝岩的人,如果能把社区众调动起来,其会成为天宝岩生态保护的有力建设力量,自然教育学校潜在的师资力量。
同时,社区也可为自然教育学校提供食宿等设施支持,其文化、生产经营方式,也可以为自然教育学校提供很好的教学素材。
▲营员们的早餐 /盐粒
03 外部力量
市场上存在许多自然教育、研学旅行等机构,很多机构并无自己的教学基地,但他们在宣传、运营、组织活动上经验丰富,可以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
保护区有很高研究价值,素来是许多高校、研究所的研究地。志愿者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管理处门口的部分挂牌 /盐粒
三、意识和文化
▲经过自我淘汰和同类型合并的头脑风暴 /9位组员
01 核心理念
自然美学
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万物和其相关关系,处处蕴藏着美。我们将探索这些美,并带领更多人认识到这些美。并在对美的欣赏中,获取自我的启迪和成长,萌生对自然的情感,从而推动对自然的保护。
探索创新
人类的自然界中的孩子,我们将在自然的怀抱里,不断探索,不懈创新,更加了解自然、更加了解学员、也更加了解自己。我们会积极汲取他人经验,但更要以探索和开拓精神,推动和引领自然教育的发展。
▲蜻蜓的翅膀 /花七
循环前进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自然界的运动发展方式。生态系统在循环中螺旋上升,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我们将努力搭建我们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努力向更高级系统发展。
02 办校宗旨
保护为先
在我们的预想中,自然教育学校的运营主体是独立于保护区的第三方团队。则“保护”为学校建设的第一要务,一切互动都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
▲保护区界 /笑川
互利互惠
自然学校希望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保护区提供一些帮助,并改善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经济状况,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
在地文化
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基础,自然教育学校应结合当地文化,依托自身理念,形成自我文化特色。
▲民俗馆里展示的傩面舞 /隰荷
团队成长
我们的成员要在学校工作的时候能够成长发展,知识与学习会让自然学校与我们的成员都受益良多。
四、运营设计
▲天宝岩清澈的溪水 /盐粒
平台一起建 蛋糕大家分
我们认为,自然学校不当仅做产品,更要形成平台。
保护区、社区居民、科研所、教育机构、NGO,大家手上的需求和资源不同,可以联合起来。
比如说保护区最熟悉当地自然资源,一直开展着生物多样性调查等工作,想要更科学地管理;社区有人力食宿等资源,有就近就业、提高收入的需求;
教育机构有生源、商业运作能力和传播受众群体,有增加高质量师资、使用场地开展课程的需要;高校、研究所、部分NGO等力量则有人才资源和科研需求。
那么如图所示,自然学校可以作为汇聚力量,整合资源的平台。各方都可与自然学校产生双向的关系,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运营分析(初版) /笑川、葱葱、蓝杉
机会人人有
我们希望能在保证机构正常营收的前提下,尽可能惠及到更多人。如乡村小学、当地村民等。对于此类公益活动,也会通过与政府、公益机构等伙伴合作,招募志愿者等方式来降低我们本身的运营成本,以确保我们能够持续运作下去。
做有趣、有价值的传播
我们不满足于仅仅对外发布广告,而应该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结合学校特色,以网络公开课、科普文、视频等形式,向社会传播生态趣味知识,绿色理念。
并且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希望分享和探讨我们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理念。我们深知,社会对于人的教育,和机构的教育一样重要。
而在这些知识、意识的传播中,也培养了我们的粉丝群体,展现了自然教育学校的实力、资源和理念,扩大了平台的影响力。
五、校园设计
▲基地平面图(初版) /雅昏、花七、进进
我们的校园设计不局限于场地内部,而是将整个天宝岩保护区纳入视野,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从而制定更全面的总体规划策略和具体设计方法。
首先基于最小改造原则设计,一方面大大节约成本,一方面将人为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自然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设计都在不断融入三大核心理念:自然美学、探索创新和循环前进。
希望通过新颖而独特的设计让自然学校的整体环境更好地贴合我们创新的课程体系,并让我们的孩子在这里学习得自由和快乐。
01 借鉴大美的自然
① “自然课堂”和“艺术天地”
我们采用本土的建筑材料,如竹木,对原有两栋建筑的结构和外观进行一定的改造,保持自然学校整体风貌与当地的统一,使之成为两个主要的室内教学场所:“自然课堂”和“艺术天地”。
▲绘画墙展览 /网络
在“自然课堂”将特别配备先进的实验室;在“艺术天地”将配备手工教室、绘画教室等,同时会打造一面可循环使用的绘画墙并进行定期展览。
② “给给蛙”池塘
现有场地南侧有一小池塘,现状条件较好,夜间弹琴蛙等鸣声不绝。
我们希望保留这一片宝贵的池塘生境,并通过一定的改造来提升物种多样性,例如增加一些鱼类和水生植物种类,为我们的户外教学活动提供丰富、有趣的场地。
这样的改造活动可以演变成一个长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项目,我们希望让我们的学员们也能亲自参与到小池塘的改造行动中来,并让大家共同完成一个长期的物种观察和记录。
▲池塘 /雅昏
③ 专类植物园
我们将在场地西侧、自然条件优渥的山脚处建设一片专类植物园,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片区、多主题种植设计,如芳香植物、色彩植物和药草植物等。
同时配备丰富的种植圃、荫棚、网室等教学设施,可以让学员脱离单一课堂的教学环境,而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
▲专类植物园 /网络
④ 树屋
在场地西北侧设计一个树屋,此处独揽茂密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树屋中人可以无限的接近大自然,推开窗户就可饱览天宝岩的山林景观,与隔窗相望的松鼠、雀鸟、昆虫等生命为伴。
▲树屋 /网络
⑤ 自然主题式住宿
我们将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天宝岩特色物种进行主题式住宿设计,如深绿色的长苞铁杉主题、淡粉色的猴头杜鹃主题等。
我们通过艺术的手段来展现天宝岩的独特魅力,让学校的住宿环境也变得充满乐趣和吸引力。
▲自然主题式住宿 /网络
02 开拓创新的形式
① 生态研究所
改造场地另一栋建筑形成我们“生态研究所”,通过开发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特色研究内容,如XX种群恢复,吸引更多更专业的科研力量注入。
这不但为高校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极好的科研平台,同时也能更科学地开展当地的自然保护工作。
▲生态研究所 /网络
② 沉水廊道
改造场地南侧大水面成为沉水廊道,通过增加鱼类等底栖动物,浮水、沉水和挺水三类水生植物构建更完整的生态系统。
学员拾级而下可以通过透明玻璃看到两侧水生植物的根系及鱼虾类,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拓展我们的视角,更好地观察我们平时无法看到的水下生态系统。
同时配合系统的科普展牌设计,沉水廊道将是水生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等专题课程内容很好的户外课堂。
▲北京奥森的沉水廊道 /网络
③ 绿色建筑
我们将引入绿色建筑的先进设计理念。
1)首先通过精心设计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对建筑屋顶和墙体进行绿植覆盖,形成“节能绿墙”“神奇绿屋顶”。
2)同时使用太阳能发电设施,不但节约电能,还能结合科技讲堂让学员切实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3)在室内,我们将会充分使用当地材料(如毛竹)打造环保绿色的竹制家具。
绿色建筑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同时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屋顶 /网络
03 创建循环的系统
① 雨水花园
我们将对学校的整体坡度进行调整,让硬质路面的雨水可以汇入种植绿地、给给蛙池塘和沉水廊道,通过补给植物所需水分而形成系列性的雨水花园。
同时进行科普展牌的设计,让学员们了解雨水花园内部水资源收集和循环的原理。
▲雨水花园 /网络
② 变废为宝
我们将结合课程体系创建垃圾循环再生体系,在学校内设置垃圾回收站,结合生态农场设置堆肥箱。
同时将发起“零废弃”实验,让学员将营期内产生的不可降解垃圾收集称重并进行艺术再创作。
▲用塑料做出的艺术品 /网络
③ 生态农场
我们将对靠近保护区的部分闲置农田或空地做出改变。
一部分将继续用以耕作,我们会雇佣当地居民,种植农作物供学员、教师饮食,同时将其作为讲解农田生态系统的教学用地;
一部分将用作营地——即野外扎营教学用地,来开展丰富的户外活动。
我们也会在农场里建设园艺基地,一座用竹子或木材打造的独特的园艺小屋,内里培育一些当地特色植物幼苗以供观察,同时也可以作为园艺教学种植课程的教室。
▲生态农场 /网络
六、课程设计
▲理念与设计的串联(初版) /雄鹿、灵芝
01 设计理念
在课程设计和开展的过程中,希望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将以下理念包含其中,让学员们更加客观整体地认识自然。
① 生态系统概念
自然界的每个个体,不仅是独立的,也深处在不同系统中。我们不仅要以个体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个体,也应该以系统的概念去理解自然,理解一个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而美妙的联系。
▲鸟瞰保护区 /水笔仔
② 正视“非自然”
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谓“非自然”的事物,本质上也是自然的。如不可降解之物,它们背后的优点在环保话语体系下往往会被忽视。我们希望学员们可以在课程中理解了他们为什么重要,从而更好更节制地使用,而非陷入另一种极端。
③ 正视“黑暗”
细菌、腐烂、死亡,这些被人所恐惧的事物平静地存在于自然界,是生态系统的正常组成部分。它们的“黑暗”是人类给添加的符号,并没有因我们的观念而消失。解读这些生命现象存在的意义,有助于学员解开固化思维,探索“黑暗”,从而更加客观地认识自然,也进一步坦诚、客观认知人类本身。
▲枯木上长出真菌 /盐粒
④ 重视“感受”
学员们对物种的名字或习性的记忆和认知或许并不重要,更希望学员们可以用心感受自然、深入自然。
02 教研体系
我们将以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科学、成体系的教学和教研。
老师们不仅是教育者,也是“科研工作者”。以科学的态度研究自然、自己、学员和课程本身。不断产出新的知识,创造新的课程,提出新的理念。
▲科研样地中的长苞铁杉林 /笑川
并且老师可以在设计课程前,将受众群体进行分化,给予不同群体不同的教学课程和体验。这样的分类不一定局限于年龄,也可基于学员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在一次完整课程过后,老师可以根据学员的后期反馈,总结和分析本次课程中的不足和精彩之处,从而对本次课程再次进行调整。
同时,老师也可以针对核心学员,建立学员的个人成长档案,方便核心学员的后续学习和参考。
▲有些学员对花更感兴趣 /雄鹿
03 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上,设有观察、体验、创造、探索、疗愈等课程,希望从各个方面让学员了解自然。学员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或是特长进行对应选择,从自己希望的角度切入自然,深入自然之中。
① 观察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面向喜欢野外探索、热爱自然观察和保护的学员。在课程中,学员们可以进行野外实践,对动植物近距离观察并记录,从而了解当地的特色物种,认识整体的生态系统。
例如自然笔记等系列课程中,老师会带领学员们在秘密花园进行物种认知,学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定期观察,并完成自然笔记,记录自己在秘密花园的体悟和观察历程,从而培养学员们的自然观察能力。
▲自然笔记 /花七
② 体验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面向希望亲身劳作来体验自然的学员们。在课程中,学员们可以通过在农场劳作,收获亲手种植的农作物,从而增强与自然的往来,体验自然的原始之美。
例如生态农场以及烹饪等系列课程,会让学员在自己的生态农场进行农务,再利用自己种植的农产品进行烹饪、品尝。学员们在亲自劳动的过程中,亲近泥土芳香,关注蔬菜等植物的生长过程,让身体和头脑一起投入自然的怀抱中。
▲玉米地 /网络
③ 创造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面对喜欢动手创作,或有一定创造天赋的学员。在课程中,这些学员可以通过在自然之中的采集和观察,进行一定的艺术创作,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变成自己创作的元素。
例如将自己野外观察中采集的植物、昆虫进行标本制作或艺术创作;在校园的专门的墙面上,将自己对于自然的体悟和感受通过涂鸦的方式进行展现。
▲创作自然脸谱 /葱葱
这将学员们对于自然的抽象认识转化为艺术作品,令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
该类课程还包括将学员们本次课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可降解垃圾,如塑料袋、易拉罐等,清洗之后进行压缩,制作成雕塑,并陈列于校园的专门区域之中,既可以培养学员们的艺术素养,也可以让学员们直观认识到自己对自然产生的影响。
④ 探索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面对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学员们。在课程中,这些学员可以在这所自然学校中,借助现有的场地和设施,开展科研调查和探索。
▲现有的竹子 /盐粒
相关课程的开展可以令学员们逐渐掌握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根系与地下课程中,校园的沉水廊道可以让学员直观比较自然溪流和人工培育的水下植物根系,了解并探究其中的不同及原因,从而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相应实验类研究。
而雨水花园课程则让学员们既可以了解现在生态城市的节水体系,了解雨水循环体系等,同时以此开展实验,探究雨水花园的优缺点,培养学员们的实验和创新探究能力。
⑤ 疗愈课程
无论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大自然都对人类有着很好的疗愈效果。尤其是天宝岩这样的森林生态系统,负氧离子、芬多精等对人有益的大气物质丰富。
园艺疗法等自然疗法本是起源于对于战争应激伤害的老兵的疗愈,后来用户群体逐渐扩大。
学校具备开展行为疗法、艺术疗法、芳香疗法等活动的条件。这些活动并不意味着绝对针对“生病”的人群,而是能促进人进入“更好”的状态。
这类课程可以单独建设,也可以融合入其它课程中,促进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
▲天宝岩的星空 /水杉
⑥ 从业者培训
自然学校可提供自然讲解员培训等从业培训课程,包括商业培训和公益培训。
公益培训如对当地村民进行自然讲解员、生态农场等从业培训,帮助村民尽快实现转产增收,树立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良好的保护社区。
也会针对志愿者等人士进行培训,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人才,也孵化人才。打造人才培养的循环系统。
七、自然学校的一天
▲“自然学校的一天”截取了营期中的一天,以学生的视角来体现学校的设计,将部分活动串联起来。 /雄鹿、灵芝
八、活动剪影
手机扫描二维码15s了解我们
文/笑川 雄鹿 灵芝 雅昏 进进 白鹤
图/笑川 雄鹿 花七 盐粒 葱葱 隰荷 白鹤 水杉 八爷 水笔仔
编辑/白鹤 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