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干货|陪伴孩子,学习做孩子的自然导师
2019-04-26 16:44:08

有教无类

做为自然教育导师,我们都要深信来到你面前的孩子或大人,他/她们的内心都有被大自然感动的潜能。——野马老师



作为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的老师

如何放慢步调,等待孩子
鼓励孩子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给孩子空间酝酿出对自然的感情?
如何实现和对的人在对的时间相遇
一起被大自然感动的美好愿景?
2018年6月6日
野马老师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做了一番详实生动的讲述



学习自然心养成术



自然导师想要练就一颗“自然心”
与孩子更好地共享自然
可以分三步走

1. 随遇而安
引导孩子们欣赏大自然中
蕴含的美、神奇、奥妙和智慧
引导孩子直面自然中发生的一切
从生态的角度看待大自然
大自然自有其生存法则与智慧
鼓励孩子自由观察、探索和分享
理解孩子的角度
和孩子共同面对,慢慢梳理



2. 随机应变

面对不可预期的大自然

要能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与经验

善用联结、类推等方式

以想象力进行无数种组合

调动自己已有的自然积累

从中找到与孩子共鸣的点

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

3. 随喜自在

和孩子一起进入自然

乐在其中
坚持正向思考
保持学习心态
敞开心扉
接纳千变万化的自然
和风格各异的孩子共享自然



自然导师如何陪伴孩子


啄木鸟将有虫的核桃卡在树枝缝里,将虫啄出来

孩子进入大自然需要做一些准备
自然导师带孩子进入大自然
同样也需要做好技术和心理层面的准备


1. 学习儿童教育心理学
了解机会教育和阶段性认知
运用正增强和鼓励的教育方式
在活动实践中因材施教
以潜在的自然心面对孩子


2. 学会与孩子互动
运用同理心了解孩子的感受
通过有技巧的提问和提示
引导孩子与自然发生联结
以有趣的自然和生态游戏与孩子产生互动


3. 学会从生态的角度欣赏大自然
理解大自然中的美
通过给予孩子切身的观察和真实的体验
激活孩子对自然的意识和感知
从而习得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感恩



引导孩子观察、记录、分享


一场自然活动结束后
需要给孩子记录和整理的时间……
做自然笔记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体验
自然笔记和孩子一样各有特色
没有一定的风格与样式
核心是自然观察
重点是表现特色特征
可以是五感的、感性的或人文的
在培养记录习惯的过程中
导师可以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与默契


要有特色,才能出众



玩不腻的自然寻宝趣

a. 粉蝶幼虫食物
b. 树干很硬
c. 名字合起来是铁的刀子
答案:铁刀木


a. 现在很流行
b. 会吸血
c. 出门要小心
答案:蚊子


a. 咖啡色的
b. 大家都讨厌
c. 有食物的地方最喜欢
答案:蟑螂
……


进入大自然
仅用2-3个与自然物特征相关的小提示
就能制造悬念引发好奇
再加上猜中谜底的成就感

让孩子们享受其中的趣味
这种“自然提示“,可以运用在
自然寻宝游戏里的自然观察延伸

孩子都会乐在其中玩不腻



最后,不论我们想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或者引导孩子去做什么,自然教育都需要去坚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在此期间,若孩子听得进去,很好;若听不进去,接纳他还没有做好准备的状态,等待他慢慢来。——野马老师



学员分享


枪枪:


“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张爱玲一语中的,即使是在自然解说领域,解说员对大自然,也可能是先经由最便利的大众媒体发生了解,之后再去真正产生接触;而如果仅仅停留在“二手”层面,便没有了最重要的“之后”。


传媒,看似是一种起到联结作用的媒介和引子,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成为一个屏障。新西兰作家西尔维娅·阿什顿·沃纳写他作为校长的父亲的观点——“他怀疑孩子能够从阅读的学习中受益。他断言,从孩子发现可以从书本中得到信息的那一刻起,就停止了使用自己的能力去进行观察、记忆和思考。所以当我的同龄人已经认字的时候,我仍然保持着观察,良好的记忆以及理性思考。


由此观之,作为自然教育从业者,也许我们已经在现代社会习惯了可以非常快速地运用各类媒介搜集信息,再消化进头脑中;之后面对孩子直接调动库存即可眉飞色舞地大量输出。这些信息也许是从别的自然导师口中听说的趣闻,可能是来自纪录片和报章杂志的介绍,又或者是在互联网上搜集汇总的资料……总之,我们有一万种把“真实经验”取而代之的“高效”方式——替代我们的辛苦奔波,勤奋观察、记录与整理,包括承担其中潜在的风险。但实际上,就自然导师或解说员个人的成长来说,获得在大自然中真实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培养对自然丰富的感受力和敏锐的欣赏力,都比直接拿来的“二手知识”要困难得多,惟其困难,自然也就更加深刻且更有分量。


培训将开启第五期,前面几期中多位老师一直都在强调——把自己淹没在物种名、信息量和知识量中是走进了自然教育的误区。我个人反思,自己已经习惯了过度依赖“二手知识”、“二手信息”和“二手经验”,这应该是今后要力避的一个倾向。


文 /  枪枪

图 /  兔子、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