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课程回顾|心的回归,自然教育观
2017-02-22 19:00:00


2月19日晚,我们邀请到了现任绿色营理事长李振基,也是大家口中的“八爷”,带大家走进第一课【心的回归,自然教育观】,讲述自然教育理论基础和环境生态理论知识。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以下是八爷的网络分享内容。


李振基(八爷),绿色营生态文明推广中心理事长,荒野基金会国际自然教育讲师。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植物科学学报》编委。1991年以来一直从事森林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出了用于评价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容量、通量、质量的指标体系,先后主持了泰宁世界自然遗产、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考察。



自2006年以来,每年参与绿色营为主的公益活动,同营员一起到全国各地感悟大自然。在营期中八爷经常和我们分享植物的智慧,讲解很多关于植物、生态环境的知识,在八爷眼里一花一草一叶一木都有个故事,缓缓而平淡的八爷,也像极了一棵树。


► ►【嘉宾】李振基

大家好!非常高兴跟大家认识!


► ►【主持人】雪狼
八爷好!


► ►【嘉宾】李振基

有很多已经很熟悉,也有很多陌生面孔。感恩草蕨、雪狼、萍果儿等的张罗!我的分享包括十个方面。



1、自然缺失症


长期以来,不仅仅是自然缺失,可以说是信仰空白,或信仰荒漠,也不仅仅是年轻人,往上追溯两代都如此。由于自然的缺失,以及信仰荒漠,导致多方面的成长障碍,以及一生的悲哀或不如意。由于信仰空白,人生容易渺茫,自己没有主意,很多事情往往容易先入为主,把谬误当正确的。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大门打开,很多人古之优秀丢了,洋中好的也没有拿来,把糟粕当好的学来了。



2、自然缺失症的后果


成长期对大自然没有兴趣,中老年可能不按自然规律作决策,文思灵感等缺乏等。自然缺失症要举例子非常多,现在很多小孩子慢慢长大,到一定年龄,自己调节不了,性情不好,或啃老,或有的非常悲观,家长毫无办法。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家长早作打算,让小孩子从小学开始,参加自然教育,而不是强迫小孩怎样怎样,小孩子未来可能健康成长。



3、自然教育的概念


我给的概念跟王愉等讨论的概念不一样,自己的想法:让受众进入自然,通过自然观察,让受众愉快联结自然,传递热爱大自然与保护环境的爱的教育。


每个团队可能对自然教育的看法都不一样,不必强求,能够把孩子甚至大人带到自然中,能够有所改变,愿意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乐观为人即可。



4、自然教育的类型


由于自然教育刚刚兴起,不同人群与部门关注,自然教育或相关的教育的类型非常多。在名称上现在有自然导赏、自然教育、观鸟、营地教育、亲子教育、农耕教育、亲子游学、研学旅行、生态旅行等等。


从场地说,有直接带到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开展的自然教育,有就近在校园、公园、农场开展的自然教育;


从形式上,有通过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自然教育,有结合环境教育开展的自然教育,有结合农耕开展的自然教育,有结合观鸟或认植物为主的自然教育,有结合旅行为主的自然教育,有以营地器具主导的自然教育,有把游戏结合起来的自然教育,还有把绘画结合起来的自然教育。



5、自然教育的收获


通过自然教育,有向自然学习的感性认知,有认识更多朋友的收获,还有组织能力的收获,有分享的收获,还有动笔写作或绘画的收获,每一次参加,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收获。


最重要的是通过提前介入的自然教育,让小孩子在人生成长路上身心灵的健康成长。这往往是一时看不到的,但活动带得好,营员将受益终身。



6、通过自然教育联结什么


下面会更多的谈一下与自然的联结。自然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联结自然,弥补我们小孩子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干净的土地、清澈的溪水、河道中悠游的鱼、天空飞翔的鸟、漫山遍野的植物、南方小孩没见过的雪、内地小孩向往的大海、平原小孩希望一登的高山、猪圈中的猪、田野中的牛等等。


小朋友们见到清澈的溪水已经乐不思蜀


更细致一点,在活动中下水体验溪水,借此讲为什么能够细水长流,讲饮用水的安全;讲降雨之后,雨从树冠遮挡,从树干流下,枯枝落叶吸水,渗入土壤,慢慢成为径流;讲植物蒸腾把一部分水送到大气中成为云雾;讲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讲水体污染带来的后患;等等。


福建天宝岩的一处溪流


可以玩一玩泥巴,了解泥土的形成过程,土壤的类型,土壤的肥力,失去土地或土壤污染的后果;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上万年才能形成的过程,我们看到到处是土,往往不珍惜,这时需要带到土壤剖面完整和不完整的地方,让大家比较;要从路边取沙土,让营员比较菜地里的壤土进行比较;甚至可以倒一些水到土里,让营员看一看不同的土吸水的效果。可以看一看母鸡与小鸡,看母鸡是怎么照顾小鸡的,观察一下鸡傻不傻。


昆虫的作用,让土壤变得更好


母鸡带着小鸡在田中找食,非常警觉照顾小鸡安全


可以看一看溪流中的鱼,是单独游还是成群游,人来了会不会躲?身体是什么形状?为什么要流线型?


可以看一看昆虫是怎么躲迷藏的,自己注意到以后,让营员去找,然后解释说这是昆虫的形状和颜色拟态;


青葙的叶上有一只螽斯,躲得荫蔽,让天敌无从发现


可以看一看垃圾,垃圾怎么来的?将去往哪里?堆积如山有什么后果?焚烧有什么味道?如何能够减少垃圾或不产生垃圾?


人们习惯于把垃圾倒入河中,眼不见为净,换来的是整个河道边上树上挂着不同颜色的塑料袋


可以看一看植物,植物的结构,千姿百态,花朵中的代表男性的雄蕊与代表母性的雌蕊,还有呵护雄蕊与雌蕊的花瓣、花萼;了解跟血管一般密布的叶脉起什么作用?植物的根如同父母长辈,滋养着茎与叶;植物是否要呼吸?植物在呼吸之间对人与动物起什么作用?植物有什么智慧?如何吸引昆虫到来?昆虫过多又怎么办?


龙珠果所代表的西番莲科植物的花把花的结构发展到了极致,有花萼、花瓣、副花冠、雄蕊、雌蕊


可以坐下来听一听,周边有一些什么鸟叫声、蝉鸣声、或风吹草动声等等;


可以登山,顺便讲名山大川是怎么形成的,花岗岩与流纹岩的区别;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区别;


福建连城冠豸山天墙般的丹霞地貌,是大自然的造化


如到黄山或三清山讲花岗岩,到武夷山或泰宁讲丹霞地貌,到武隆或桂林讲喀斯特地貌;到福建永泰与闽清讲流纹岩;到海南博学村讲火山蛋等等;


可以看一看硬化的道路与河道,蛙能否生活?土壤是否需要呼吸?降水下来后是否需要下渗?到农田或菜地里,看一看有没有萤火虫,有没有蚯蚓?土地是否健康?


福建连城四堡的自然农法生态农场,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有蚯蚓、萤火虫、瓢虫、蜘蛛和各种蝴蝶


或夜间去山溪路边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小动物?可以看一看干涸的河道,引发小孩子思考河道的功能是什么?健康的河道应该是怎么样的?


有些地方有野菜,可以带大家采一些鱼腥草、马兰头、艾蒿、荠菜来吃;有些地方蹲下了看到紫花地丁,可以讲一些药用植物的知识;或有些地方看到山鸡椒、香桂、五味子,可以让揉一揉叶片,让小孩子闻一闻。


山鸡椒果实的气味非常浓烈


自然是大课堂,不必拘泥于一定教育什么,多训练几次以后开始实习到独立带团,不熟悉时宜先踩点了解,写出方案;能够游刃有余时,提前到达熟悉环境制度方案。



7、自然教育的技巧


作为自然教育的机构,负责人要懂自然教育并亲自主导。现在自然教育机构非常多,有些自然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亲自参与,也有一些只做老板。只做老板的话不容易长久,应该跟员工同甘共苦,一起开展活动;


自然教育机构目前的员工待遇普遍偏低,福利好了,才能够留住人,福利不仅仅是工资,还包括培训带来的业务能力的提高;


带团时要三位以上的师资一起带,各主导不同的方面。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有限,都有自己的盲点。建议每次活动几人一起带,可以互补;


宁可少接活动,把每一次活动带好。带好一次,家长或小朋友互相宣传,慢慢队伍就大起来了,无须宣传,客源也来了;


团队不宜太大,建议不超过20人。我虽然敢带40多人的团队,但不建议起步阶段带大团队,可以带3个家庭、5个家庭,等自己能够驾驭了,再带大一点的队伍;


师资要有人生修炼,要有正能量;这方面尤其不容易,有些大学生或师资刚刚步入社会,还谈不上修炼。我说的修炼是自己有一定的人生思考,有远大的目标,心平气和,慢慢来。这急不来;


活动无须太远,未必要到国外,身边就可以做起。如福建就有武夷山、君子峰、龙栖山、峨嵋峰、太姥山、东山、漳江口、戴云山、青云山、天宝岩、冠豸山、清源山等很多好去处,远近结合,公益与盈利结合,才能长久;


自然教育不是大众旅游,要提前联系场地与交通,接送不能有失误。有些团队已经有自己的活动基地,有些还没有,活动要先联系好,吃住要跟宣传的一致。不要让参加活动者觉得突然;


前面有人问知识从哪里来,要多参加不同机构的自然教育培训。面向小孩子不能一味地背书,在互动中教学,而且每场活动不宜太久,要不断穿插新内容,把教学与游戏相结合;


现在这样的机构很多,有绿色营、盖娅自然学校、鸟兽虫木等;


也有的人担心没太多的知识储备,其实不要一味强调给予小孩子知识,建议在玩中成长,快乐中收获;


在活动中要有分享,要相信小孩子的能力。在活动中有一次到两次的机会让小孩子单独或组队分享;要强调纪律,在活动前给大家时间与纪律;


这是年前带亲子活动去婺源时,两组小朋友的创作。




活动中要放低姿态,以同理心跟小朋友交流。如蹲下来跟小朋友交流,以和蔼的态度跟小朋友交流等等;


要注意保险,在开始活动之前,给大家买好保险,并让大家注意安全因素;


要备好团队的药品,同时交代营员备上自己用的药品。既要有一点刺激,但一定要保证大家的安全。



8、自然教育基地的培育


不少团队觉得没有什么地方可去,自然教育可以远近结合,以自己驻地为主,驻地用于日常公益性教育或短线教育。远处可以利用很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也可以利用很多农场。


充分利用这些基地是借势而行,自然保护区等本身需要开展科普教育,也需要培养能够导赏的人才,我们绿色营在福建君子峰、云南高黎贡山、海南鹦哥岭、陕西长青、福建龙栖山、云南白马雪山等保护区举办活动,绿色营受益,保护区也送来人才加以训练;


在福建君子峰自然保护区


我们很多自然教育或许以为农场对自然教育没有意义而忽略,其实很多农场是理想的自然教育基地,目前很多看得远的农场主,不仅在农场中不用农药、激素、转基因种子,而且盖了可以用于客户品鉴农产品的房子,欢迎大家到来,到这些地方做活动,可以共赢,让小孩参加劳动,一起做餐祷,一起感恩天地,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农民。这些地方一般仅提供生态蔬菜和健康的粮食,要提前跟营员说素食为主。




我们今年8月打算到新疆和田的一位农场主的农场去办自然教育,农场主以其把荒漠变成绿洲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我们说要去做亲子游学,内部报名就已经超出100人。


接下来分享一下生态学方面的知识,自己是这方面的老师,也出版过《生态学》,但不可能把一个学期的课在这里说。



9、生态学知识的运用


1.系统与网络


大自然中有许多系统,每一个系统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每个系统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系统之中的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张无形的网,如同蜘蛛网,也如同我们的关系网,或如同手机信号网络,一般而言,缺一不可,如果其中关键环节受到破坏,可能这个系统就不健康了,甚至整个系统崩溃。


系统有大有小,我们人体之内就有很多层级的系统,如一个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一个分子上不同的原子起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分子构成了细胞器;不同的细胞器构成了细胞;不同的细胞构成了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构成了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不同的系统构成了完整的人、动物或植物;很多的人、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社区或生态系统;许多生态系统构成了景观;然后是区域;再是地球;再太阳系,银河系;一直到无穷尽。


我们作为人,比较容易着眼于人这个层级来考虑各种问题,而忽略更小或更大层级的问题,实际上人体内某个组织出现问题或人体外的生态系统其他环节出现问题,都需要恢复或修复。人体内的恢复我们往往看不到,如皮肤碰破皮了,自己会结疤;吸进烟或霾,呼吸道中细胞会帮助清除;


但不能大意。人体之外的生态系统也有健康问题,如大气污染、酸雨、河道干涸、河流中过多氮磷等等;以酸雨为例,看起来是化工厂排放尾气而已,此含二氧化硫或一氧化二氮等的气体遇水反应变成了稀硫酸或硝酸,然后通过大气运动,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上成为酸雾,植物呼吸起来很呛,身体虚弱害病,真菌在植物身上长成很大的瘤,久而久之就枯死了。


再以土地为例,我们拼命从土地中索取,拼命用农药、除草剂去喷,拼命用化肥,久而久之,土壤板结,不听话了,害虫也显得多起来了。大江南北都依赖农药、激素来挣钱,变成了人害人的情况。不仅害他人,也害自己。有的农民喷除草剂,整个脚都溃烂。


2.了解自然界的地域与生境差异、了解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相当于生态学中的个体生态学,每一个个体都跟周边的动植物或水、土、风息息相关。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动植物。


3.认识鲜活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我们到自然中,处处是植物,这都是生产者,上面可以看到蝴蝶吸花蜜,或蜜蜂取花粉,这都是消费者,消费者中还有肉食的,如蜘蛛、胡蜂、蛙、林雕、蛇雕等,如何在林内或路边,可以看到很多真菌,这是分解者。


天目山脚下的枯死的树桩上,满是多孔菌


4.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自然界中有形形色色的植物,形形色色的动物,到天然的森林中,会发现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越往热带地区越多。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张照片,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现在的农民往往接受不了,大家依赖农药了,不想想100年前没有农药,作物是不是可以维持人类的生存;也不想想,周边森林中,没有农药,一些树上一样硕果累累。


很多人担心没有农药,会颗粒无收,这是自然界中挂果的情况


5.为什么要保护珍稀物种


如狗尾草、蟑螂就算是以多取胜的动植物,人类要清除还不容易。其实自然界中每种动植物都有其长期进化的策略,也有其生存的权利。人类不应该认为动植物是为人类而活的,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得晚,没有这个道理说先生的是为后生的食物。


自然界中,水松分布于沼泽地,人跟水松争地,水松濒临灭绝



10、个人的收获


谈几则自己的自然观察的实例:跟随徐老师去马来西亚,听他说山上有个池塘有飞蛙,忍不住一个人半夜就去了山上,终于看到并拍下了飞蛙;


晚上夜行到山间沼泽考察飞蛙


在海南鹦哥岭的溪沟中看到丽拟丝蟌,非常美丽而袖珍的豆娘,但两只豆娘一起飞了起来,头对头,速度很快,马上想到是守卫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


在枝头上的丽拟丝蟌,这就是牠的领地


在海南鹦哥岭的溪沟中看到了小小的虎甲,守卫在大石头上,环顾四周,威风凛凛;


在我们眼里,虎甲很小,在虎甲眼里,蚂蚁和蛾类幼虫不堪一击


在云南白马雪山,独自一人等大部队到来,静悄悄地,突然一声“巨响”,周边出现了一只野兽,当时还不知道是什么,我看牠,牠看我,马上拍了下来,牠也马上跑了;


转瞬即逝的毛冠鹿


在武夷山乘竹筏,出了玉女峰,回眸一看,玉女立在九区溪畔,秋叶点缀,一幅绝好的山水画;


武夷山水甲天下


一个早上在福建泰宁,看到一群白鹇在树上,阳光泻下,嫩叶中,仿佛一个个仙鸟一般;


曾经带学生实习到福建东山的海滨,一尘不染,沙粒细白,点缀着几枝竖起来的烂木桩,看潮起潮落,大家都巴不得跳入海里;


一天在福建君子峰保护区调查,看到树枝上居然有个颜色差不多的幼虫,感叹大自然太奇妙了;


跟植物叶片颜色差不多的幼虫,由于闪光看起来不一样了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推荐阅读书目


1.《动物记事》、《自然四记》、《荒野有歌》、《仲夏夜探秘》,徐仁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环球绿色行》,唐锡阳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守望雪山精灵》,龙勇诚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4.《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5.《看不见的森林》,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著,熊姣译,商务印书馆
6.《蚯蚓的故事》,贝尔特·荷尔多布勒,爱德华·威尔逊著,夏侯炳译,海南出版社
7.《遇见动物的时刻》,克雷格·查尔兹著,韩玲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8.《猿猴家书:我们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张鹏著,商务印书馆
9.《所罗门王的指环》,康拉德·洛伦茨著,刘志良译,中信出版社
10.《鸟喙·加拉帕格斯群岛考察记》,乔纳生·威诺著,王晓秦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11.《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丹尼尔·查莫维茨著,刘夙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12.《昆虫记》,法布尔著,戚译引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13.《猎豹的眼泪》,史蒂芬·奥布莱恩著,朱小健、夏志、蒋环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4.《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约瑟夫·康奈尔著,张立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5.《永恒的时光之旅》,星野道夫著,游韵馨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16.《缤纷的生命》,爱德华·威尔逊,金恒镳,中信出版社
17.《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理查德·洛夫著,自然之友、王西敏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18.《瓦尔登湖》,亨利·戴维·梭罗著,徐迟译,中国宇航出版社
19.《树的秘密生活》,科林·塔奇著,姚玉枝、彭文、张海云译,商务印书
20.《田园之秋》,陈冠学著,中信出版社
21.《自然老师没教的事》,张惠芬著,商务印书馆



Q&A环节


Q1:请问八爷,在大学里学校社团开展自然教育方面的活动,有哪些活动形式等建议?


► ►A1:很多大学校园都很漂亮,可以校内与校外的活动相结合,如平常以绿寝室、校园鸟类观察、校园植物定牌等穿插,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校外的观鸟、野营、湿地保护等活动,这样,就把社团带起来了,社团也有生命力了。


Q2:八爷~从人类整体角度来说~人类从最初的原始状态进化而来,掌握了火,创造了工具,从与自然最原始的连接中一步步成长独立脱离开来,而我们现在重提回归自然,这样的回归是一种‘退步’么?


► ►A2:进步未见得是进步,退步也未见得是退步,人类在不断循环中,有些暂时过时,到一定时候可能又被接纳。看起来的进步是物质文明,普遍退步了的是精神文明。


Q3:问请问八爷,自然教育类型这么多,内容那么多,各个机构做的活动也各有侧重,有的甚至只有一个点(比如观鸟),那请问有没有一个东西(知识体系或者理论或者逻辑线)把这些东西串起来,还是现在自然教育就是零散的点状的?


► ►A3:可以通过主题串起来,如环境保护、自然保育、保护土地、保护种子、回归自然等等。


Q4:问八爷可以介绍一下国外自然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情况吗?谢谢。


► ►A4:我对国外不熟悉啊。王愉等在国外学的是环境教育,日本的自然学校做得很好,欧洲还有森林学校也做得很好,都可以借鉴。我们自古以来并不缺,只是这十几年,很多城市中的学生慢慢远离了自然。


Q5:问我们高楼大厦有吃有水又安全舒服,为什么还背帐篷去户外,怎么和小朋友解释他能听的懂呢!


► ►A5:去了大自然,不必解释,他也懂。但没去,刻意拉,也不一定好拉。只能劝他多参加不同的活动,去试着玩一玩。


Q6:八爷,我感觉10岁一下的孩子天生就容易放在自然中野..... 我的问题是:10岁以上的孩子,更多知识性思维,我们在自然教育中如何引导?


► ►A6:前不久接触过,从14岁到18岁,越大的孩子越不容易融入,建议尽量同样大小,而且不要父母一起带他们的活动。观察、分享为主。


Q7:请问八爷自然教育对乡建本身会带来哪些作用呢?如何发挥这些作用?


► ►A7:乡建可以作为有些机构活动的主题,通过大家参与,把农村的乡规民约建立起来,结对做好乡建。



由于课程时间有限,还有许多热情的学员提出的问题,在课程上八爷没来得及解答。八爷的回答都在这里啦,来看看有没有能让你有所收获的回答吧。


Q1.自然教育和环保教育、生态教育的关系是什么?哪一种更重要?


► ►A1:这不好说,或不具有可比性,都重要。自然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方式,通过步入自然,通过研学,教学相长,让营员在宽松、活泼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生态教育与环保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内容,其中重叠很多,其中生态教育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环保教育强调的是保护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目前更多采用课堂的教育形式,其中生态教育更多来自中学和大学,环保教育来自环保部门。自然教育的内容包含了环保教育与生态教育。



Q2.前面您提到您说的自然教育观念与王愉的观点略有不同,但是从后面的解释看是将受众带入自然,然后带领受众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我想这个观念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吧。能再解释一下不同观念的差别吗,这样有利于更全面的认识自然教育。


► ►A2:我不记得王愉领导的人才小组给的概念了,万变不离其宗。



Q3. 请问,我觉得亲近自然是一种本能,我想问自然教育的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 ►A3:当然,如果大家都能够按自己本能去亲近、认识与保护自然,自然教育也就多此一举了。其实也有很多人经常接触自然,但很少去细心观察、了解自然。我在分享过程中,得到的反馈是,原来天天看到这些花草虫鱼,没想到有这么多故事。



Q4.是什么导致的自然缺失症的普遍?


► ►A4:主要原因或许是学校担心安全追责问题,而很少组织相关春游秋游等活动了。甚至学校里的学生社团也不让走出校门。只有少数特立独行的中学敢于冒风险做这样对学生有益的事,大学出去的机会相对多一些。学校担心的背后是家长或社会不能正确对待个别事故。



Q5.联结自然,除了八爷给的概念里的自然观察,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呢?


► ►A5:当然也可以组织观看相关的电影、电视,阅读相关的绘本。但没有直接步入自然来得直接。



Q6.谢谢八爷那么精彩细致的授课!收获满满的!想问问针对6岁以下的幼儿园学童怎样做自然教育好?是游戏为主知识灌输为辅吗?我在困惑怎样把这自然教育引入幼儿园,谢谢!


► ►A6:他们往往也接触了不少家长的教育的,也有看电视,可以游戏为主,或拿一则故事讲解之后,由他们来讨论,或编成故事分享。



Q7.请问,听起来,自然教育的老师需要有很多的自然博物学的知识,没有太多自然博物学的知识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做自然教育,如果可以,这类人适合带什么类型的活动呢?另外,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纷繁复杂,如果营员提出一个我们不懂得,可以怎么处理呢?


► ►A7:最好多看一些书,多在相关的自然教育机构中实习,慢慢独立成长。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特色,在机构中可以几人互补。至于遇到不懂的问题,实事求是,可以让营员回去查阅,或作为任务布置大家一起解决。



Q8.我是学习环境的,我们也有环境教育/环保主题沙龙,请问如何能相互吸引的把自然教育和公众环境教育结合得更好?


► ►A8:可以就把治理河流污染、或雾霾防治、或汽车尾气治理、或城市垃圾分类等问题变成活动主题,以此为解决目标,发动老师、同学与公众参与进来。建议在活动过程中,让参与者向大自然学习,体验清澈的河流、清新的空气,了解垃圾的生命周期,让大家一起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Q9 .如果教其他人自然教育与概念,那比如对小孩子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可能没那么好,那么该怎么办?


► ►A9:他们理解能力很好的,出乎我们想象。前不久带队,四岁的乐乐分在一组,担心她没办法成为分享中的角色,结果,那个组分享时的内容是景区前后十年环境的变化,在十年前,河流清澈,有很多鱼,她像小鱼一样游出来,活灵活现。



Q10.请问此类亲子活动一般成员与教练团队人数比例多少比较好?比如一个人,带几个家庭合适呢?(一个家庭一大一小)


► ►A10:刚起步宜3个家庭为好,而且最好是带着熟悉的家庭出去,如同玩一样,练一练身手,觉得小孩子或朋友能够从你的分享中有所收获了,再开始做,然后5个家庭,最后与机构的人一起带,配备3-4位师资带10个家庭左右为好。



Q11.并非所有人的知识储备都有着博物学家般的渊博,我们尚需学习,师从何处?


► ►A11:首先是多参加自然教育机构的活动,如绿色营去年已经面向大学生、社会人士、自然教育机构师资进行自然导赏员的培训,在培训中,可以向徐仁修先生、李两传老师、彭永松老师、陈格宗老师等学得很多知识。如李两传老师是汽车技师,自学成才,多才多艺,植物、鸟类、昆虫的生态都非常熟悉。也可以多拜读《动物记事》、《自然四记》、《仲夏夜探秘》、《昆虫记》、《蚂蚁的故事》、《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等书。



Q12.请问生态学专业学生若想从事自然教育,是毕业去别的自然教育机构实习学习经验,还是跟随研究自然教育的高校导师继续深造,得更多理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 ►A12:建议去相关自然教育机构多实习,目前全国已有几百家自然教育机构,各大城市都有。如北京有自然之友的盖娅自然学校,广州有鸟兽虫木,云南有在地自然教育,厦门有绿色营(在很多城市有绿色营地方小组),重庆有自然介,武汉有自然足迹,杭州有植物私塾、山野,上海有WWF、根与芽、小路等。而目前大陆高校中还没有开设自然教育的课程,没有自然教育的导师。当然动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昆虫学等的老师仍然是很多的,但进入高校深造,恐怕很多时间得一起参与科研课题工作了。



Q13.请问,大三生态学学生,对于自然教育,我们能做什么才能加入到自然教育的队伍中来?需要哪些知识或是技能,来实现对这种自然教育的情怀?


► ►A13:建议先参加本校的学生社团,进入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或当地的绿色营小组活动,或到当地的自然教育机构实习。要开展自然教育,宜先参学。



Q14.在孩子们的活动中是后方看图写字的职位,人力成本,不能参与到带孩子的活动感悟与体会中,怎么才能切入自然教育。


► ►A14:很多环节都可以的,可以帮助宣传。



Q15.您好,在广深一线城市可以深深感受到自然教育正在蓬勃发展,然而回到二线城市,总的来说大家对此知之甚少,对此,有志投身自然教育的自然爱好者们要如何找到团队找到组织呢?比如在厦门和福州。


► ►A15:参加相关的交流群,慢慢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可以一起来做了,厦门、福州都有好些机构的,如厦门有绿色营总部,有厦门自然体验营,有太阳花,有小螺号等,福州有乐享自然。



Q16.您能否预测,需要多长时间,自然教育能够像广深那样,在二三线城市也遍地开花?


► ►A16:现在全国提倡研学旅行,是促进自然教育的好机会,先练好自身武艺即可。


八爷的线上分享课程内容就到这里了,接下来我们还会请到其他自然教育大咖来给大家进行分享,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和我们的其他活动,一起成长与分享~先预告下一个月的自然记录网络课程分享,嘉宾暂时保密哈哈哈;并且接下来三月初我们会推出共绘自然笔记线上分享活动,也希望大家一齐实践!





培养绿色人才   推广自然教育

绿色营生态文明推广中心


绿色营由著名环保作家唐锡阳先生及其夫人马霞女士于1996年创始。1996年至2006年间,绿色营每年以实地调查的形式,针对一个焦点环境话题进行深入考察。绿色营自然教育项目——自然讲解员暑期训练营始于2007年,由徐仁修老师率领的荒野基金会资深讲师,培养高校老师和绿色营优秀营员共同授课。


20年来从绿色营走出了一批批充满环保理念和环保行动力的年轻人,在全国各地推动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希望继续积极观察自然、学习自然、分享自然,以培养绿色人才,推广自然教育,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公众号ID:green-camp